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十三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按照《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指导意见》和《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信息采集…[全文]
谯楼、五马街、公园路、墨池公园……如果你这两天路过老街区,会发现不少历史文化建筑或遗址周边竖起了牌子,告诉你这些遗存的方位以及来龙去脉。记者昨从市创名办获悉,温州首批158个历史文化街区标识和83个历史建筑标识已通过竣工验收。 这些标识多…[全文]
谯楼 温州底蕴深厚,手工业发达,文化名人影响深远,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斗城格局、永嘉学派事功思想、中国沿海城市陆海交融发展等处,即体现在城墙上、街巷中,池塘边、双塔间等。而这些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折射时代变迁,…[全文]
在温州市普查办及省普查办的协助下,温州医科大学日前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共登录古籍图书类文物414件/套。 目前,我省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正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全文]
十月,秋意渐浓。一场轻舒云袖的淡雨,拂走季节里最后几丝纷扰。这样的日子是适合寻幽探古的,黄包车载着我在像迷宫一样的小巷里东拐西弯,水雾弥漫,雨丝交织,依稀看到古镇瞿溪老街的影子,扑面而来。 迈入“杨家祖屋”破败的砖雕门台,门台上一溜儿瓦当…[全文]
根据省文物局的工作安排,温州市文物局于10月28日下午举办了《浙江通志•文物卷》编纂业务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业务科室及文博单位编纂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培训。 《浙江通志•文物卷》编辑部就在线编纂信息系统操作指南,文物考古…[全文]
记者刚一踏进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新渡文化礼堂,就被一群穿着红色古装的人给吸引住了,原来他们是在为9月28日的祭孔大典做彩排。随着钟鼓乐声,身着红色衣衫的人时而排成排,时而聚拢,时而合并,整个场面端庄肃穆。这样充满仪式感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参加“海…[全文]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缩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楼里,怀念家乡古朴矮墙下祖先一脚脚踏出的小径。家乡的一切都悄然变化着,拿什么定格这些美好的画面?拿什么留住乡村的本真? 在苍南县碗窑古村,窑工们的后人搬离村落,留下一座座沉默的老宅。“要吸引…[全文]
“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让我回忆着自己的乡愁。” 千年古村钱仓南临鳌江,北靠凤山,是南雁荡山的门户、浙闽的交通要塞。最早,钱仓在晋时已成村落,唐末五代时期发展成为集镇,北宋年间已是温州四大名镇之一。这里,曾因吴越钱王的到来而闻名天下;…[全文]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这事大家都知道。可大多数温州人不知道的是,在温州的瓯海泽雅,保留着始建于明代以四连碓为代表的造纸作坊是中国四大发明的遗址之一,也是全国仅存的国宝级造纸“活化石”。 近日,记者探访了最具代表性的纸文化古村落之一的泽…[全文]